苏南早报网讯 5月7日,“110千伏汤泉变电站1号接地站用变三相相序相位正确”的汇报发出,标志着110千伏汤泉智能变电站准确无误完成投运送电。国网庐江县供电公司青年员工以“实、新、细、勤”的工作作风,全面夯实核心业务回归基础,为新型电网建设保驾护航。
110千伏汤泉变电站航拍。
精细验收助力青年成长
“验收就像医生给病人做检查,必须认真细致,不能漏掉任何细节。”青年员工们在班长教诲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。作为区域电网的重要枢纽,110千伏汤泉变电站对验收工作提出更高要求。自汤泉变验收以来,国网庐江县供电公司成立检修青年验收小组,依据青年专业特长和工作经验实行分片包干制,全流程把控关键环节、重要节点与新技术突破,这种模式大大提高验收质效,并帮助青年员工掌握核心技术。同时,积极实施“三查三验”机制,查设计图纸与现场施工一致性、查设备参数与标准规范符合性、查系统联动与保护逻辑正确性;同步开展单体试验、整组传动和带负荷验证。
青年验收小组在处理缺陷。
4月17日,验收小组发现“线路5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反”的问题,若不及时修正,可能导致保护装置误判故障位置,影响电网安全。验收小组立即组织研讨、分析原因,并通过测量零序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,确认问题所在,并迅速调整接线,确保保护逻辑正确可靠。
截至5月6日,验收小组累计排查并整改设备安装工艺、接线错误等102项问题,实现站内设备与主站的协同,将站内1297个遥信、80个遥控、193个遥测全接入主站,保证变电站“零隐患”投运。
“三个首次”推动“数智化”转型
110千伏汤泉变电站创新应用三大关键技术,丰富县域电网智能化建设。首次部署保信子站系统,通过集成故障录波、保护信息管理等功能,实现站内保护装置数据秒级上传至主站,汤泉变已完成与地调主站的103规约通信测试,将故障研判效率提升60%。首次采用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,与以往的串联型不同,将电源模块并联连接,独立输出至公共母线,单模块故障不影响系统运行,并具备“即插即用”扩展功能,供电可靠性达99.99%。首次使用SF6/N2混合气体作为GIS绝缘气体,将40%的SF6与60%的N2混合气体代替纯SF6,在保证绝缘性的同时,站内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%。
在推进“三个首次”创新技术落地的过程中,针对县级供电公司对验收智能站的经验不足的实际情况,国网庐江县供电公司与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试验班、保护班等多个班组协同合作。构建“1+N”滚动帮扶体系,一名专家全程驻站督导,N个专业组按需进驻,为三项创新技术的成功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青年验收小组在查看GIS设备气体压力。
国网庐江县供电公司以110千伏汤泉变电站的投运工作为契机,推动青年员工在重点工程中磨练,在攻坚克难中成长,牢牢掌握核心业务。同时,创新技术应用为庐江电网“数智化”转型注入强劲动能,为供电可靠性提升提供坚实保障。(崔玉妹 李梁缘 文/图)